
編者按:在一些發達國家,接受透析治療的人被稱為“透析者”而不是“患者”。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講,通過規律而充分的透析,透析者的身體狀況基本可以同正常人一樣。除了固定的透析時間,透析者大多可以進行正常的社會活動。在我國,透析治療由于起步較晚,存在標準不統一、發展不均衡以及資源缺少的問題,造成大量尿毒癥患者透析質量差、生活質量低的現狀,僅有少數人可以參與社會活動,大多數人則苦求生存,長期脫離社會、脫離工作,成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。近年來,隨著國內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的發展,尿毒癥患者“透不上”的問題得到改善,而醫保政策的不斷完善,也很大程度上解決了“透不起”的問題。但是實現“透得好”,讓患者生理、心理和社會活動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恢復,最終回歸社會,這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。余干中心許如意所述的故事,就是這樣一個例子。我們在為達康的醫療質量感到自豪的同時,也更加欽佩主人公的奮斗精神。我們相信,通過醫護人員和患者的相互信任、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,每個透析者都能追尋自己多彩的人生。
追尋多彩的人生
許如意
人生是多彩的,但對有些人來講卻是灰色的。
22歲,正是朝氣蓬勃、活力四射年齡。而王崢(化名)卻因原發性腎小球疾病,成為一個有著10年病齡的“腎友”。
第一次見到王崢,是2017年3月。南方大地已經春暖花開,他卻帶著一頂毛線帽,雙手緊插在褲袋里,膚色暗黃,表情嚴肅,著實不像年輕人該有的樣貌。起初以為他在扮酷,后來和他的談話中得知,他之前無論透析還是在家,都容易頭痛,手腳冰涼。那時的他,若是安上一個顏色標簽的話,那便是——灰色。
他說,即使是盛夏,也從不穿短袖,因為不想讓人知道他有這般無底洞一樣的生活。左手的內瘺,因為之前沒人告訴他護理宣教知識,保養得很差,血管內有夾層,皮膚硬化,一透析就疼痛難忍,基本沒有完成過4小時透析,有時甚至提前一個半小時就下機。飲食管理缺乏更是造成營養不良,身體虛弱。
流年靜數,聽風吟,看雨落,這樣的日子,王崢不知道什么是個頭。對他來講,沒有豐富多彩的生活,只有苦苦掙扎地生存?;疑粦撌撬娜松?,有哪個年輕人沒有彩色的人生夢!
2017年4月,王崢加入了白求恩血液凈化中心大家庭。在這里,他得到了個性化的專業治療、得到了細致的內瘺護理和飲食輔導、得到了如同家人般的關心幫助,原來因手痛難忍不得不提前下機,現在終于可以完成四小時充分透析,甚至在透析中可以安穩入睡。
健康狀態的好轉讓王崢終于擺脫了窘困、封閉的生活狀態,鼓起了生活勇氣。他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,因為他不想成為任何人的負擔,他可能是個病人,但更是一個有追求的年輕人。他想靠自己的一雙手,靠自己的奮斗來點亮自己的多彩人生。
一家不起眼的早餐店成為王崢人生的新起點。從食材到口味,從服務到質量,他認真做好每一步。用他的話講,店雖小,但也要有創業精神。
史鐵生曾經說他的職業是病人,業余是寫作。而王崢有了自己的事業,到白求恩血液凈化中心的4小時的透析,似乎成為了一項日常的業余活動。
現在的王崢,早已經褪去了灰暗的色調,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個有拼勁、不服輸的年輕人。他拼來了車子,拼來了愛情,拼來了自己的幸福生活,迎接他的,將是更加多彩的人生。
作為醫護人員,我們很欣慰,也為王崢感到驕傲,更希望所有的透析者,都擁有自己多彩的人生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